联系我们

别大意!2023年,2500万亩马铃薯将面临晚疫病威胁,防治方法来了

发布时间:2023-01-12 15:05 点击量:

在最近全国农技中心进行的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分析给出的结果中,马铃薯晚疫病是被预警的重点病害之一,综合分析气候特点等影响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因素后,预判在2023年,马铃薯晚疫病将成为影响马铃薯实现丰产丰收的主要障碍,发病面积预计将达到2500万亩。

作为主粮作物之一,马铃薯的丰产丰收,对粮食供给稳定有重要意义。对农业生产者来说,眼下需要在做好迎接病害挑战心理准备的同时,更应当主动学习防治马铃薯病害的有效办法,为高效防治和确保丰产丰收,点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

怎么识别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高峰期一般集中在开花前后,整株均可染病,在叶片上最早出现病症的是边缘部位,在田间湿度高于70%的时候,病菌侵染加速,病斑逐渐向叶片中心扩展,并呈现灰褐色,与此同时在病斑的周围常伴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发病叶片会发生卷曲。

叶片上最初侵染形成的病斑较小,通常不宜觉察,在侵染过程中会形成较为明显的同心轮纹,这是其典型特征。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部位和健康部位界限较为模糊。在湿度较小时,病斑为灰色且霉层不明显。

马铃薯晚疫病病叶

在发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马铃薯田块会出现如同被火烧过一样的状态,茎皱缩、卷曲下垂且呈现黑褐色,湿度较大时会散发腐烂恶臭气息。

侵染茎秆时,常出现条状的灰褐色病斑,病菌还会侵染薯块,造成薯块品质严重下降,被侵染的薯块,会出现灰褐色的凹陷斑,病薯切开后常为褐色,侵染较重的薯块会发生腐烂,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马铃薯晚疫病病叶、病茎、病薯

侵染条件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2-25℃,病菌孢子可以借助风力、降雨等进行传播。适宜侵染的温度范围介于20-24℃,在环境相对湿度高于70%时,侵染速度加快,如果田间空气相对湿度小于50%并且温度低于10℃,其病菌侵染速度明显变慢。在昼夜温差大,叶片上容易形成水膜或结露的情况下,会明显助长马铃薯晚疫病爆发的速度,甚至在一周内就会蔓延整个田块。

发病原因有哪些

首先马铃薯品种自身对晚疫病的抗性强弱,是决定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的基础因素;其次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温度偏高和降水偏多的天气条件,也会加重晚疫病的发生;其三是栽培密度较大,郁闭通风不良的地块更容易发病;其四是施肥结构不合理,偏施氮肥,磷钾肥供给不足,也会加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危害。

马铃薯晚疫病典型特征

怎么高效防治

  • 薯种是基础

首先应选择对晚疫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这是在晚疫病防治过程事半功倍的前提,另外是要做好薯块消毒,避免在切块过程中造成相互传染,具体做法是在切块前,准备两把切刀,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后再用其中一把切块,等遇到病薯,立即将其放到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然后换用已经浸泡过的另一把刀进行切块。

在薯块切好后,将草木灰撒在薯块上,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并能阻止病菌入侵,或者用多菌灵粉剂等广谱性杀菌剂,在与沙土充分混匀后洒在切好的薯块上,也能避免在切薯块环节可能造成的晚疫病等病害的相互侵染。

病薯

  • 栽培管理

在地块选择上应尽量避免与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重茬,地块选择以上茬栽培葱蒜类蔬菜或玉米、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为宜。栽培密度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程度的一个关键,相关研究显示,对晚疫病抗性较弱的品种,每亩保苗2500株为宜,而抗性较强的,可每亩保苗3500株。

田间管理还要注意清除杂草,避免争光形成抗性较弱的弱苗,同时也避免杂草因挡住“风道”而加大栽培环境湿度。分棵期要加强追肥和培土,进入开花期后,及时进行打杈和摘心。

  • 药剂防治

用化学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通用的主要手段,药剂可选用稀释700倍的70%甲托、稀释500倍的62%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2000-2500倍的 25%戊唑醚菌酯、稀释2000-2500倍的40%氟硅唑等。

高效用药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注意观察田间生长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其次要严格遵循施用浓度,不随意加大药量,避免抗性增强,最好是多种药剂间隔使用,每种药剂在一个生育期内施用不超过3次,其三是喷药的过程中要确保喷雾器雾化效果良好,尽可能做到整株无死角喷药,并且确保药滴密布在叶片上但不结成较大药滴,以防滑落地下,造成浪费。

结语

高效应对马铃薯晚疫病,需要从整地施肥、品种选择、种薯处理,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应对,在植株生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早发现早防治”,这是高效防治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9类面条改良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解析

下一篇:不同裹粉在油炸鸡块中的影响与应用

ICP备案号:陇ICP备17001771号 设计制作:博创芯瑞cms
甘肃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1771号